新课改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来源:安溪县新林中学
发布时间:2009-06-29 21:11: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21世纪,新的教学观念正改变着中国的教育体系,从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互动;从单纯的讲解谱为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共存。社会给学生的是挑战,要求他们有自信、能创新,有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善于思考,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社会有一个清晰实质的认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知识的配剂师转变为催化剂,教育者和向导。社会对教师似乎变得挑剔起来,而教师这个“铁饭碗”也失去了它原有的牢固性和依赖性。
    面对如此巨大的形式转变,面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什么样的老师才能适应社会,成为新一代优秀教师呢?
    一、具备人格魅力,全身心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老师。
    一个真正热爱地理教育的老师会对周围的环境非常关心,在平时注意收集地理素材、地理信息,利用假期外出旅游,亲身经历各种地理情境,拍摄 多种民俗风景,丰富课堂教学。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提高,无形中产生的一种新和力,让师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切身感受地理带来的乐趣,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许多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同 学也能参与其中。
    二、对学生了解到位,能“因材施教”的教师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益,就是检验一个教师的标准。重点学校和普通校的难题一定不一样;同亲,在普通学校得到大家认可的讲课方式到了重点学校也许无用武之地。比如排到地形图判读时,重在学校教师选择的等高线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要求在难度上大许有一个档次,而普通学校则在基础图形上以兴趣作为着眼点。这种大的基础环境差异上,教师就需要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给自己学生一个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理解、解决问题,让学生变得有效率、有效果。
三、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教师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其知识的容量大,同时也是训练思维的良好载体,尤其在综合思维的形成和训练过程中其作用格外突出。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综合思维。所以,地理课的学习可以建立起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这对学生的发展不无裨益,这也是国家设立综合科目的实质目的。但是,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点滴知识,能有效地加以结合。
    四、能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教师
    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想法,但是由于当时的情境,不敢表达自己,错过了机会。当别人说先把它说出来,就这样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机会,慢慢的自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我不行”的定性评价。学生也是如此,大多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就是那几个学生,而且这些学生被教师评价为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去参与学校和年级的各种活动,成绩也不错。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往往是上课容易走神的群体中的分子。我曾经问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以前不喜欢举手,后来参与性很强。他告诉我,最难的是第一次举行回答问题,心里狂跳不止,但是在受到教师的高度评价后,就有了第二次举手的念头,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参加其他活动的时候又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于是,好象做很多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按照专家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特长的地方,有的人学知识特别快,有的人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各有所长。教师的作用是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让他能够把自己的优点 展现给大家。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后悔中埋没了自己的专长。地理课具有这样的优势,因为他不像数理化那样有固定的答案。比如讲到印度的优势,学生可以从工业、农业、位置等各个方面回答,每个方面又可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只要能说了其中一方面,就有受到教师鼓励的机会。如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提高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人尽其才,充分认识自己、敢说、敢想、敢做,这样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和尊敬的教师。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在新世纪的开端,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成为适应时代的新型地理教师。

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的十大假象解读11-03
·倾听第一线老师的声音12-05
·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01-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走过“深水区”01-12
·国外优秀教师的标准07-15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设计07-24
·[转载]兖州一中教育理念09-23
·“高效课堂”之我见09-22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三大主题语境 01-24
·课堂教学九问09-18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