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教案有必要吗?


来源:高中英语教学交流
发布时间:2013-04-25 21:24: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高中英语教学交流网 http://zshunj.cn

  
  我不写教案
  
  ■文《语文教学通讯》
  
  有一则外国笑话说,一个被退稿的作者闯进编辑部,怒气冲冲地责问:“你们根本就没把我的文章看完,怎么知道它不好?”老编辑笑道:“一个鸡蛋,如果你吃第一口时已经知道它是臭的,你还有必要把它吃完吗?”在我看来,教案对于教师无异于一个变质的臭鸡蛋,而对待臭鸡蛋,我们唯一的选择便是坚决地、毫不迟疑地把它扔出去。而说“我能不能不写教案?”就相当于问“我能不能不吃臭鸡蛋?”一样好笑。
  
  一、我为什么不写教案
  
  事实上,我的味觉也不是那么灵,就教案的问题来看,如果把它比作臭鸡蛋的话,我很惭愧地说,我非但没有在吃第一口时吃出它的臭来,而且还一度把它当作营养餐大吃特吃过。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个活动,便是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教案”.这个奖项是很令我们神往的,因为据说它体现着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钢笔字、文笔、构思以及自始至终的耐心。我对这个奖项动过无数次念头,但终究无法企及:我看过往年的优秀教案--工整的方块字,从远处看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一页一页地翻开,几乎每一篇的板书都不相似;而且满满当当,蝇头小楷挤得密不透风。一个学期下来,一百多篇教案,每篇都那么工整、精心。我除了自叹不如以外,也只有尽量向它靠拢了……
  
  就在我从教的第五年,发生了这样两件事:
  
  1.有一次上语文课,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刚想叫一个学生说主要内容,嘴还未张开,就听一个学生小声说:“接下来该说主要内容了。”声音虽小,但足以让班上的每个学生听清,我有点挂不住,拎起那个学生问他为什么能未卜先知,生答曰:“我们三、四年级的语文课都是这几步。”我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怎么和人家三、四年级的老师上成了一个模式?我回去翻了自己执教以来的所有教案,发现岂只这节课,我上过的所有课--说的话、履行的程序,都是大同小异的。
  
  2.就在这一年的九月份,《人民教育》中开始连载了一系列关于教案改革的专题论文:《课改,请先给教案松绑》《我们迫切需要教案改革》《面对教师备课的一声叹息》……
  
  对第一件事,我进行了以下思考:备课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备学生、备教材,但为什么把不同的课备成了同一个样子呢?我们常说:“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其实与活生生的人比起来,教案又何尝不是死的呢?我们所说的备学生,备的常常是我们理想中的学生--比如我备课时常常预想:我这样问,学生就会那样回答,然后我再如此那般地讲下去。这从表面上看,是在备学生,实际上呢?实际上是:我这样问,学生到底会怎么回答?只有问了以后才知道!教过书的人都清楚,学生的回答,在许多情况下是与教师的预设截然不同的。不同怎么办?很多时候,我们会排除“异己”,按照自己的预设讲下去。
  
  把学生的不同意见扔在一边,自顾自地讲下去,显然是不对的。所以,马上有人出来呼吁:我们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学生又不是牛,怎么能被牵着鼻子走呢?只是不知说这话的人想过没有:教师为什么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呢?
  
  我顺藤摸瓜,发现教师也是被牵住了鼻子的。
  
  谁在牵着教师的鼻子呢?
  
  绳子很多,但我认为首先是教案!
  
  在“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漫长岁月里,教师自己又何尝不是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所不同的是,学生是被别人牵着走,而教师则是被自己牵着走。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我们的教师苦心钻研、花费大量时间写的教案,竟成了一根捆住自己手脚的绳子!这让我想起一个词来:作茧自缚。
  
  二、不写教案,怎么上课
  
  不写教案,怎么上课?我认为,只要做好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不写教案,是可以把课上好的:
  
  (一)精心备课
  
  首先必须声明的是:备课与写教案是两回事。我说不要写教案,决不意味着可以毫无准备地走进课堂。在没有教案的日子里,我们不但要备课,而且要精心地、竭尽所能地备课。我个人认为,我们的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备:
  
  1.备教材。所谓备教材,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所教的内容要有一个全面的、透彻的了解。就语文课来说,你想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自己要能够有感情地读出来;你想让学生读文之后有所感悟,自己也必须事先有所感悟。这就好比游泳教练,如果自己都游不好,怎么能教出游泳冠军来呢?这样,在上课时,我一范读课文,学生就被吸引过来了,也兴致盎然地读了起来;等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感悟时,我听到他们居然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总是禁不住由衷地表示赞许:“真好,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而对于他们的不同意见,我更是欣喜异常:“你想得太棒了!这一点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呢!”因为在课前精心地备了教材,所以我不但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而且有时还能和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呢!
  
  2.备相关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著名的论断,随着“学生不是容器!”的一声断喝,变得几乎无人敢提。我倒认为,虽说从头到尾的“灌输式教学”不可取,但如果我们由此而断定,任何时候都不要灌输,就有矫枉过正之嫌了。因为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件事都自己亲自去弄懂。退一步来说,就算我们想让他们自己去弄懂,自己没有一桶水也是不行的。
  
  我无意于指责我们的教师知识是多么的贫乏,因为相对于强大的体制来说,他们太渺小了!他们的需要(精神的、物质的)太容易被忽略,他们的呼声太容易被掩盖,他们成天忙得晕头转向,想让他们博览群书显得强人所难。但我却不能不说,教师的“内存”如此之小,要把课上得生动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肚子里的东西不是太多,至少应该临时抱一抱佛脚,在上课之前恶补一下相关的知识吧!(当然,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无效劳动被减去了,我们还须多看几本书才好。)
  
  3.备教法。不写教案,决不等于课就可以乱上一气了。虽有“教无定法”之说,但我们决不能忽视“教学有法”的事实。我认为,教师可以手中没有教案,但决不能心中没有教法。
  
  要做到“心中有教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把教法的积累当做一项常规性的学习来抓;二是课前要想一想这一课怎么上,要做到心中有谱。教法从何而来?我认为有两个途径:一是别人已经总结出来的方法,二是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方法。对于前者,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拿过来用。而对后者,我们则应该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教法。就我个人来说,发现别人的好方法,我总是把它记录下来,并认真地思考它的优点在哪,不足是什么,然后试着在自己的教学中去用、去改善,使它能够为我所用。有时自己上了一节比较满意的课,我也会坐下来琢磨一下,这节课为什么上得好,哪些方法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使用?--要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光想是不够的,因为有些念头转瞬即逝,不及时抓住,就容易忘。
  
  (二)灵活上课
  
  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内容,反应自然也不尽相同,我们上课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这就是我要说的“灵活上课”的意思。
  
  “我不写教案!”会成为一句惊人之言吗?说这句话的人,会被认为是懒虫吗?就在这篇文章即将完稿的时候,我又“找到”了几个“不写教案”的前辈:国内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一年中几乎有一半时间在外讲学上课,他上课常让学生选上哪一课或猜上哪一课,而他从来不带教案;赵谦详是全国十佳教师,他的“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研究”成果轰动全国,他上课也是没有教案的,可就是这么一位不带教案上课的“懒虫”,前不久竟被人从吉林“挖”到了北京……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相信,不带教案上课的教师会越来越多。
  
  正如“离不开台词的主持人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一样,总有一天,会有一个这样的标准出现:不写教案能上好课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这一天不会远了!

相关文章
·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1-20
·钱理群:做老师真难,做老师真好!06-30
·老师,你的教学语言规范吗?02-19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07-13
·对新教师说说知心话09-01
·阅读理解“干扰选项”的编写方法有何特点?08-14
·教师在深度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 观点10-27
·高一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01-18
·《新概念英语》的精华11-12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摘要)12-22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