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校长的哲学思考(转载)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3-12-07 18:20: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有的说:“跑了这么远,啥也没看到。”也有的说:“魏书生一句话也没说,这是什么课?!”

  9、以人为本的另一种解读
  1941年,南开中学学生谢邦敏参加毕业考试。谢邦敏素喜文学,是当时南开首席语文教师孟志荪先生的得意弟子,但数、理、化的成绩欠佳。当他进入考场,展开物理试卷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他竟然一题也回答不出。白纸对青天片刻之后,只得交白卷。但心有不甘,乃当场填词一首,调寄《鹧鸪天》,词曰:
  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
  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
  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
  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
  物理教师魏荣爵先生评卷时,也在试卷上赋诗一首,诗曰:
  卷虽白卷,词却好词。
  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按南开校规,主课一门不及格且补考仍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只作为肄业。谢邦敏物理获60分,乃毕业,考入西南联大,攻法律。毕业后,在北大法律系任助教,受中共地下党委派遣进入北京市旧法院做书记,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第一刑庭庭长,成绩斐然。
  假如魏荣爵先生不给谢邦敏60分,则谢邦敏不能毕业,也不能进入西南联大,也就成不了新中国第一代大律师。或者说,按照我们今天学校的做法,谢邦敏肯定不能毕业,一个大律师就被轻轻抹掉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一种模式无法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才。可幸的是,谢邦敏摊上了魏荣爵这样的好老师,而魏荣爵摊上了张伯苓这样的好校长,因为,南开就是这样的文化。
  我的感悟是:在高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如何才有老南开这样的雅量和文化啊。
  10、让学校适应孩子
  我们发现,在相当多的学校里,孩子们并没有感觉到愉悦和幸福,他们学得很苦、活得很累,甚至厌学。孩子们喜欢求知但不喜欢去学校,喜欢读书但不喜欢上语文课,喜欢探索科学奥秘但不喜欢学数理化,喜欢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我们的学校到底怎么了?课堂到底怎么了?!
  400多年前,捷克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看到大部分穷人的孩子不能上学,发明了“班级授课制”,奠定了今天学校的模式:孩子们来到叫做学校的地方,30到50个孩子集体生活在一个教室里,由教师集中统一授课,实现了使用较少教师即能解决众多孩子的就学问题,为普及大众教育提供了可能。但走到今天的“班级授课制”,在民主主义的浪潮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在今天的学校里,实际是让孩子适应学校的,看看学校里成人设计的一切细节、全部的运行方式,都是让孩子无条件服从的:孩子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教室,不能选择自己游戏的时间和项目……
  我们看似日益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和工具性,当我们把教材、作业、考试等这些用来促进人发展的手段当作教育的目标来追求的时候,最终,孩子失去了越来越多的自由。
  把学校和监狱区别开的那堵墙,就是自由。如果我们让孩子失去了更多的自由,那么,学校和监狱的距离将是一步之遥。
  我的感悟是:让学校适应孩子,而非让孩子适应学校。(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高峰)

相关文章
·3500单词背得很熟,英语阅读理解经常全错,怎么办?08-08
·打动学生的心灵,只需要下面这20句话10-09
·学校常态的教育价值03-17
·教师如何写试卷分析及试卷讲评课步骤02-08
·你知道孩子(学生)为什么不想学习吗?11-19
·教师是知识分子,需要以礼相待10-14
·准备不充分的七种课堂表现!12-29
·电脑阅卡时出现的一些问题05-08
·讲好公开课的注意事项10-28
·看看特级教师是怎么上课的——11-09
最新文章
·教学研究丨2024年深圳市命题能力培训重要观点摘要03-30
·可观察/可检测/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12-07
·教学参考︱新课标六个关键词对教师的挑战12-01
·教学相关 |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11-23
·有效课堂教学的10个策略(最全指南)11-19
·教师在深度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 观点10-27
·好老师一定是自己栽培自己10-27
·教育写作的“11345”秘诀10-27
·英语课后:学好英语需要的就是高效重复09-16
·Word 文档排版有道:我是这样排版的09-09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