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侧记


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1-11-22 15:14:00
查看次数:

内容提要:“中英文同课异构”是一个新奇想法,却其来有自。

    附录二:

    苏云生老师《雪夜林边驻脚》简案

    导入:简介作者

    一、以“驻脚”为载体,引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雪夜林边驻脚,驻脚另一译本也翻作暂驻,就是稍事停留的意思。

    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暂时驻脚的情形?学生畅谈

    小结:大家往往为美的、新奇的、吸引人的、有诱惑力的、让人沉思事物驻脚、

    2.本诗中,主人公为何驻脚呢?

    齐读诗歌,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讨论树林的特点,诗人营造的意境

    3.比喻和象征是现代诗歌最常用的技巧,就像说到玫瑰,就会想到爱情,说到白鸽就会想到和平,这样美丽宁静幽深乌黑的树林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讨论对树林这一意象的理解

    树林:大自然、世外桃源、神秘的世界,精神的家园,死亡的世界、一种诱惑的东西

    ……

    二、多元探究:小组结合诗歌意象的隐喻性和象征意义,探究诗歌内涵

    很多人都说弗罗斯特的诗往往有一种"骗人的朴素",给人一种读懂了的错觉,实际上不理解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我们就无法理解他诗歌的真正内涵。

    诗歌始于平凡的比喻、巧妙的比喻、高雅的比喻,并以此表达我们对世界最深刻的思索。 ——弗罗斯特《用诗教育》

    他用农村和普通的事物,对精神现实做了简练而恰当的暗示。    ——博尔赫斯

    探究:面对美的幽深的宁静的乌黑的雪夜树林,又想驻足,又要走,诗人为何矛盾?

    学生四人小组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参与

    提示:

    1、探讨树林、小马、诺言、睡觉、树林主人在邻村等意象的隐喻性

    2、可结合英文原版和另一译本,体会其中微妙之处

    3、结合初中学过的弗罗斯特的另一首同一风格的诗《未选择的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后整理)

    驻足                             走

    归属                            责任

    诱惑                            义务

    理想                            现实

    逃避                            承担

    死亡                             生存

    ……

    小结:看来,面对美景驻足还是离开,这个矛盾其实也是人生的矛盾,驻脚还是走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人生姿态。

    三、比较阅读

    结合弗罗斯特的《进来》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比较中外自然诗的异同,以及探讨他们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人生姿态?

    指名朗读,学生比较分析

    四.吟咏赏读诗歌最后一节

    “诗人最伟大的思想聚集在最后一行诗”——弗罗斯特

    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对诗歌最后一节的吟诵有不同的朗读处理,从中探讨诗人最终想表达的思想。

    结尾:

    弗罗斯特的诗往往就是这样以自然景物乡村生活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如果你感受到弗罗斯特的诗也像那只树林里的鸫鸟向你发出:“进来”的呼唤和邀请,希望你们不要拒绝进入。

    辅助资料:

    雪夜林边驻脚

    [美]弗罗斯特

    我认识这片林子的主人,

    不过他的房子却在邻村,

    他不会想到我在此逗留,

    伫望着白雪灌满了树林。

    我的小马定是觉得离奇,

    荒野中没有农舍可休息,

    在林子和冰冻的湖之间,

    在一年中最黑的夜里。

    它把颈上的铃摇了一摇,

    想问问该不是出了差错,

    回答它的只有低声絮语——

    是风柔和地吹,是雪羽毛般落。

    林子真美,幽深,乌黑,

    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赵毅衡译)


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说明10-11
·“五有四度”评课方法07-25
·先学后教 模块达标09-24
·英语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三大主题语境 01-24
·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 09-16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09-21
·高中英语课程具体目标、六要素、三大主题、三十二语境08-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走过“深水区”01-1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九问”09-18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06-29
最新文章
阅读排行